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视频剪辑 夏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满足暑期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需求,近日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等在内的全国多家博物馆实行“周一不闭馆”措施。记者了解到,坐落于武汉汉阳区的桥梁博物馆周一可预约观展。8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探馆看到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前来,沉浸式感受桥梁“让天堑变通途”的魅力。
据了解,桥梁博物馆是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运用现代化博物馆理念建设的国内首家综合性桥梁博物馆。该馆由序厅、中国古代桥梁、中国近现代桥梁、世界桥梁博览、桥梁科技发展、桥梁文化展示、建桥国家队的光辉历程、桥梁互动体验等部分组成。
中国是世界上桥梁建造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数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了数不胜数、类型众多、构造别致的桥梁。步入中国古代桥梁展区,正在修建中的单孔赵州桥模型惟妙惟肖,映入眼帘;一墙之隔,《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被多媒体技术“还原”在屏幕上,只见千年前,河水汩汩,桥下渔火与夜市灯火交相辉映,桥上宋人从容穿行,穿越感扑面而来。
在近现代桥梁展区,武汉长江大桥模拟装置走廊让观众仿佛置身上世纪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展厅内,南京长江大桥的玉兰灯,又仿佛让人回到,书声琅琅的小学课堂:“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不远处,被誉为“水下尖兵”的胡宝玲及战友们穿过的潜水服,诉述着世界桥梁史上的深潜神话。
除了承载了半个世纪几代人记忆的桥梁,博物馆还展有武汉杨泗港大桥、港珠澳大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等众多世界级现代桥梁模型,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相关藏品,为观众做了详细科普与解读。
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联合中铁大桥科技研究院研发了一款桥梁建造全过程移动滑轨屏。电子显示屏可随观众位置移动至对应沙盘位置,随后通过动画演示桥梁建设的具体过程,从桩基、承台、主塔的施工到上部结构施工,一一详尽展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推动滑轨屏,化身“工程师”,感受桥梁科学的魅力。
寓教于乐的魅力不止于此。在展厅内,观众用馆方提供的积木自己动手搭建不同样式的古代拱桥;通过VR体验设备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上“驾车”行驶,一路飞驰。在5D影院追溯桥梁的前世今生,感知桥梁建造的惊心动魄与激动人心;在留影区,切换屏幕上不同的桥梁背景图,与心仪桥梁免费合拍,写上专属签名。
今年8岁半的小男孩陈梦奇和妈妈、奶奶,以及从浙江远道而来的姑姑、表妹一起正在留影区与港珠澳大桥合影。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陈梦奇表示自己非常喜欢逛博物馆,并对自己逛过的博物馆如数家珍。他赞叹桥梁博物馆里展示的桥“都太美了”,印象最深的正是港珠澳大桥,惊叹于它的长度与雄伟壮观。陈梦奇妈妈介绍,此前看到陈梦奇的同学家长分享了桥梁博物馆,这次便慕名而来,“可以让孩子以及大人在游玩中增长知识,很赞!”
桥梁博物馆是桥梁世界的浓缩、桥梁发展的轨迹、桥梁精神的展现、桥梁科技的演绎。去年4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武汉这座桥梁博物馆名列其中。极目新闻记者在馆内近两日的《观众留言本》上看到,有小观众写道:“祖国的大地,是科研让他变得生动。”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关键词: